自秦汉一统以来,在中华大地上,大一统一直是历史的主旋律,管理如此庞大的疆域,如此众多的人口,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来充实中央机构、地方机构。这些人才都是从哪里来的?政府机构里,上至丞相太尉,下至县令小吏,都是什么样的人才担任的?
在古代封建世袭时,贵族都是世袭的,做官主要看血统,天子之子为天子,公卿之子为公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平民之子为平民。
秦汉以后,形势不同了,封建世袭制度已被推翻,那么应该让谁做官来管理百姓呢?
我们可能会想到,做官掌权统治他人,必定要拥有一定的资源:要么谁有军权,掌握军队,谁就掌权统治百姓;要么谁有财富,掌控人心,谁就易于入仕掌权。
汉朝时,朝廷既没有成为军人政治,也没有成为富人政治,汉朝的人才选举制度,历史上称为乡举里选,由各地方选举人才到中央。
开始大多是不定期的形式:
①比如新皇即位时,新朝新气象,大多会下诏让全国各地选举人才到朝廷为新朝服务;
②有时碰到一些重大的事情,如大饥荒、水灾等,也会下诏希望地方推举贤人为政府办事,推举出来的人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政府挑选任用;
③还有是为了特殊的使命,政府也会下诏征求人才,历史上有名的案例是汉武帝征召通外语,吃苦耐劳,能随机应变的人才出使西域,张骞应征成功,于是就有了“张骞通西域”的伟大创举。
后期,又有了一种定期的选举:选举孝廉。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且在诏书中还令地方察举孝子廉吏。开始地方政府并未太在意,察举并不积极。直到有一次,汉武帝下了诏书,大概意思是:地方长官不仅应该管理好政务,也应该为国家物色人才;你们这么大一个郡,居然没有一个孝子廉吏可以察举,可见没有尽到责任。后来还召集群臣公议:不举孝廉的地方长官如何处罚。
于是,选举孝廉就成了一种一年一次的定期选举。
汉代有一百多个郡,每年都要新进200多个孝廉,而可供安排的岗位数量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孝廉增加的数量。
渐渐的,三种不定期的选举就都被耽搁了,仕途只剩下孝廉察举这一条路,于是大家都争当孝廉。孝廉原本顾名思义是孝子和廉吏,后来孝廉制度发展成按各郡不同户口数分配指标,每20万户口察举一人,“孝廉”成了入仕的一个资格。
古今中外,人性的本质永远是不变的。由于孝廉察举权在地方长官手里,可操作性空间比较大,出于防范徇私舞弊的目的,朝廷只在察举孝廉后,又加一道考试程序,自此汉朝的选举孝廉制度臻至完善。
毋庸置疑,孝廉制度在汉代发挥过正面积极的作用,选举孝廉的发展,使得汉朝政权也因此开放给了全国各地。
以后各朝代的人才选拔制度,不管是选举还是考试,都参考汉朝人才选举制度,分区定额,不管南方还是北方,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都按人口比例进行选拔。
这样能保证全国各地人民都有进入中央政府执政的机会,而中央政府里永远都有全国各地的人才,始终是代表全国性的政府,这也是中华大地始终保持大一统的主旋律的核心因素之一。
随着选举孝廉成为汉朝事实上唯一的人才选举制度,逐渐形成了权力的垄断,产生新的特权阶层,堵塞社会上升通道。
我们用通俗的话解释一下,
假设某个家庭中有一个李大人做到郡守的大官,他就有察举权。经过他察举上位的门生,如果未来仕途得意,必然感恩他的提携之情,如果去李大人的故乡做郡守,必然会察举李大人的后人。
如果李大人做过多地郡守,那么他的门生会很多,他的后人也就有更大的概率被人察举。
由于每个郡里的孝廉是根据户口数限额的,时间一长,这些额度将永远地落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家庭里。这些家庭就是所谓的门第之家。
▻▻▻
没有一种制度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没有一种制度行之百世而无弊。
汉朝的察举制度,出发点是好的,取天下英才为政府所用,为汉代朝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日子久了,也渐渐产生问题,形成新的垄断阶层,为汉末社会的动荡埋下了祸根。
相关文章:
英国留学可以带多少行李01-21
去澳洲体检费要多少01-21
大学实际读多少年01-21
美国上本科多少钱01-21
考研出国得多少钱01-21
留学去美国带多少现金01-21
出国波兰要多少钱01-21
布里斯班公交费多少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