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史学双壁”之一的《资治通鉴》是如何修炼成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4 09:18:50    


《资治通鉴》与《史记》一起被称为“史学双壁”。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通鉴》是“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梁启超评价《资治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称赞司马光为一代“伟人”。



以前,我们听过《汉书》下酒的典故。宋代苏子美十分爱好喝酒。他住在岳父家中,每天晚上读书总要饮一斗酒,不吃菜。他岳父很奇怪,就去偷偷地看他,只听他在朗读《汉书·张子房传》。他岳父看到这种情景后大笑道:“有这样的下酒物,一斗实在不算多也。”说明《汉书》具有相当普遍的文化影响和不同寻常的文化魅力。

古人也有《资治通鉴》下酒的故事。明万历时有个秀才叫严衍,他有个学生谈允厚,师生二人天天读通鉴、研究通鉴,两个人读完之后,便上小酒店去买点酒,买一包花生米,一边吃一边议论,真是入了迷,刚读的时候感觉这部书太好了,知识含量太大了,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可是读两遍之后,就感觉不过瘾,而且指出《资治通鉴》有七病:漏(删节太甚)、复(一事两载)、紊(前后事失序)、杂(张李互见)、误(事有舛误)、执(取舍固执己见,如不载屈原事)、诬(迷信)。于是开始修正补充《通鉴》,一共有二十二项之多,如"严正统"、"补文章"、"补贤媛"、"补艺术"、"补释道"……,此书订正《通鉴》处有百分之一二,补充的部分则有十分之三四。



但依我看,严衍二人的读书精神可嘉,但做法并不可取。不是说通鉴完美无缺不需要改,而是说你能改的比司马光好吗?我还是上文讲到的,通鉴首先是政治教科书,然后才是历史书,历史是为政治服务的,他的选材是为政治教化服务的,而不能用单纯读历史的眼光去看。清代史学家钱大昕讲“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通鉴》之取材,多有出正史之外者,又能考诸史之异同而裁正之。昔人所言,事增于前,文省于旧,惟《通鉴》可以当之。” 钱大昕告诉我们,《资治通鉴》的材料来源是十分丰富的,司马光及其编纂团队用19 年时间完成这部巨著,参考了三百多部典籍,而且有很多典籍平常人是看不到的,司马光编撰通鉴属于官修,是皇帝敕封的,在崇文院建立编书机构,特批他随时可以借阅龙图阁、天章阁、秘阁及三馆的皇家典藏的,这些典籍不是一般的学者能够看见的,而且很多典籍到后世已经失传了。比如,通鉴中引用裴子野的《宋略》有十次之多,而且把《宋略》的话移过来直接做通鉴的论。但可惜就是这样一份珍贵文献,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到了,失传了。如果当时不修通鉴,我们可能连这十处关键地方也是不知道的。这是《资治通鉴》一大贡献。

由于司马光能够掌握大量官修的史料,特别是档案,所以《通鉴》的史料后多于前,就是说越到后面史料越丰富,论史料的加之后胜于前。按照史料价值,唐、五代第一,最重要;魏晋南北朝第二;战国至三国第三。

司马光的高明并不仅仅占有大量史料,而且能把史料风格统一一致。我们说过,编辑《通鉴》前已有十七史,而且多数是取材于十七史。那这十七史编撰风格是迥异的,文章的路子是不一样的,腔调都是不一样的,司马光需要取舍,需要编辑,需要校对,凡是前人讲的难懂的话,他都改成比较易懂的语言,用了很大力量来加工整理,所以《通鉴》语言并不难懂。



《资治通鉴》问世以来,很多人因为读通鉴、研究通鉴而出名。王夫之就是代表。王夫之这一生没有什么名气,没有大的著作,但他认认真真读完《通鉴》,从69岁开始动笔写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的一部史论《读通鉴论》。也就是读《资治通鉴》的笔记,流传至今,非常出名。为什么古代人研究通鉴并不多,主要因为古代读书人多是应试教育,科举考试,科举不考通鉴啊,跟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差不多。所以,我们今天读通鉴,也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高考也不是为了考公务员,人生的底蕴,对事物判断和处理的能力是不能量化的,也不是靠分数能检验的。

相关文章:

深圳幼儿园社保多少01-20

科目二补考教练收多少01-20

做手术职工报销多少01-20

出狱能给多少生活费01-20

做加油站得投资多少01-20

20万二厘利息是多少01-20

传媒公司属于商标多少类01-20

法院调解收费多少钱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