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因何“沐兰汤”?“兰汤”到底是个什么汤?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04 13:20:26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当日除了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佩香囊等传统民俗除外,还有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即“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的习俗源于汉代,最早的记载见于汉元帝时期所作的《大戴礼》,是一种古俗。当时的兰汤,里面所提到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一种具有特殊香气的菊科植物佩兰。这一民俗兴起的原因在于古代端午时节经常流传瘟疫,人们认为此时用药草沐浴熏衣,可以远离瘟疫邪气,再加上衣服被兰草独有的香气蒸之后,幽香袭人,备受年轻女子喜爱,故而演变成端午一重要习俗。


到了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甚喜兰花,认为兰花高洁脱俗,具有君子风范,经常把兰花佩于胸前。《离骚》中他写,“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吴屈原在自己的作品中,反复吟唱兰花,彰显了他自己德行高洁的高尚品质。后来屈原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端午节就演变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与此时同,为了表达自己与君子同行的情致,人们就把端午节沐浴佩兰结合在一起,成了沐兰汤。《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后来,随着朝代更迭,端午沐兰汤的习俗一直沿袭。只不过,因为口口相传,后人已不知道将沐浴佩兰二者相结合,误以为兰汤是以兰花煮水沐浴。《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说的是到了明代,因为兰花少有,普通百姓无法获得,加上兰花煮水没有香气,便发展成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发展到我们当代,现在沐浴兰汤的年轻人确实越来越少了。但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依然流传着这一习俗。不过人们基本上都是用艾叶煎水,然后用菖蒲草沾盆里的水,在参加活动的人双手、额头、脖颈轻轻拂拭一下,以示驱除晦气。而兰花,早已经成了君子文人的精神寄托,上升到欣赏水平,不再佩纫,或者所谓的煎水沐浴了。所以说,现在的端午沐兰汤已经跟“兰”没有太大关系了。

相关文章:

东莞劳动技工底薪多少01-19

广州聚赌拘留多少天01-19

幼师编制多少分入围01-19

晚婚生育假多少天01-19

参军的岁数是多少01-19

天津二套契税多少01-19

榆树房子多少钱01-19

郑州个人社保缴多少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