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政过错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1:49:55    

行政过错是指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行政管理正常秩序或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具体来说,不履行职责包括拒绝、放弃、推诿、不完全履行职责等情形;不正确履行职责则包括无合法依据或不依照规定程序、规定权限和规定时限履行职责等情形。

行政过错与行政违法是相关但不同的概念。行政违法是指公民或组织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可以分为职务过错和行政过错。职务过错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而行政过错则是指公民或法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

此外,行政不当,也称为行政失当,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虽不在形式上违法,但不合情理。行政失当多发生在自由裁量行为中,但明显失当的,也视同违法。

综上所述,行政过错主要强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时的不当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导致不良后果,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或破坏行政管理的正常秩序。

相关文章:

实质化解行政争议 依法护航民生福祉——宝鸡渭滨法院发布2024年行政审判白皮书04-03

以“清单化”促“规范化” 我市出台涉企行政检查正负“清单”03-19

钢筋多少厘01-31

jdg25是什么意思01-24

什么是拉伸粘结强度01-24

床一米五是指什么01-24

什么是青皮沙发01-24

软装硬装是什么意思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