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民乐县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深化节水行动,进一步推深做实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镇节水,全面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的节水保障。
制度创新:构建水资源管理“四梁八柱”
面对“水比油贵”的现实,民乐县率先在全省实施水预算管理制度,将3.68亿立方米年度用水指标细化分解至10个镇、11个水管单位及5万余户用水主体,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用水管控网络。创新推出的“二维码水权证”,让农户扫码即可查看水权面积、预算水量,实现水资源管理的透明化。配套出台的《地下水分区管控方案》《地下水削减规划(2024-2030年)》等文件,划定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建立水位与取水量“双控”机制,从根本上遏制地下水超采趋势。金山1号、2号水库及园区第二净水厂的建成,通过水源置换向工业园区供应地表水980万立方米,封停4眼机井,压减地下水开采量33万立方米,实现生态补水与工业用水的良性循环。
科技赋能:解锁节水增效“智慧密码”
在三堡镇万亩马铃薯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气象数据,智能阀控系统自动调节灌溉量,与传统大水漫灌相比节水60%、节肥40%。这种“按需供水”的精准灌溉模式,已在全县51.88万亩高标准农田推广,每年农业节水量超6000万立方米。工业领域,甘肃滨河集团等3家规上企业通过水平衡测试优化用水流程,甘肃银河食品集团引进冻干技术淘汰高耗水工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43.88立方米降至11.1立方米。城市节水同样亮点纷呈:投资5600万元建成的中水回用项目,年处理污水260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60.8%,县城绿化、道路喷洒全部用上“循环水”;智慧水务综合监管系统整合4大平台数据,实现23家重点用水单位在线监测全覆盖,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7%以内。

结构转型:培育节水型产业“绿色动能”
民乐县以“四水四定”原则重塑产业格局,压减洋葱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12万亩,发展现代种业、戈壁生态农业等高效节水产业。在六坝镇戈壁农业产业园,智能化温室通过滴灌、立体栽培技术,每立方米水产出效益是传统大田的8倍。农业与生态的深度融合更显智慧:洪水河管理处益民试验站开展的板蓝根与大豆间作种植试验,利用豆类固氮特性减少化肥使用,每亩节水20%、增产15%;推广的水肥耦合技术,使中药材品质提升的同时实现减肥30%。工业领域推行“串联用水、分质用水”模式,甘肃华瑞农业建成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将传统灌溉水利用效率从53.2%提升至58.8%,带动企业年节水超千万立方米。
通讯员 张旭东 图/文
相关文章:
云新发布丨去年云南节水量达10亿方,相当于10个大型水库水量04-07
民乐:节水先行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04-07
中央媒体看辽宁 | 新华网:辽宁省农科院 院地合作助力农业增产增收04-04
国网甘肃电力:政企携手向“新”逐“绿”04-01
科普 ▏违章违规用水行为 请举报→03-31
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