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 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直单位第十一场,市城管执法委介绍我市打造最优市容环境,助力美丽咸宁建设情况。
五个治理塑造城市形态
2025年,市城管执法委将重点在系统治理、依规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绿色治理上聚力攻坚,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塑造更加优美的城市形态,建设宜居宜业、智慧韧性城市。
完善大城管机制,强化系统治理。加快构建“1+1+1+N”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依托城市运管服平台,健全市区协同机制,共享数公基平台数据资源,打造智慧化城市运行管理场景应用。
坚持标本兼治,强化综合治理。常态开展违法建设、户外广告、导视牌、箱杆、夜景灯光、窨井盖、残次树清理整治,做好校园、农贸市场周边、夜市环境、渣土扬尘、“十乱”整治,实施“道路平整”“小微空间整治”行动,推进“全市一个停车场”,打好城市防洪排涝攻坚战。
实施城乡环境洁净工程、绿化景观提质工程、城市更新精品工程,强化绿色治理。全市计划新建绿道15.7公里,建成口袋公园12个。
绣花功夫打造绿色空间
近年来,市城管执法委实施三大行动,用“绣花功夫”精雕细琢,打造市民满意的高品质绿色空间。
实施改革攻坚行动,让专业力量“绣”出精品。自2023年起,市城区全面推行“管养分离”市场化模式,引入10家专业公司实施精细化养护。通过“月度考核+绩效奖惩”机制,累计整改问题3778个。设立“亮点评议”专项考核,鼓励市场化公司自主设计策划景观提升项目,打造80余处小微精品工程。
实施景观焕新行动,让老旧空间“绣”出新景。对滨河西岸游憩带8100平方米绿地实施微地形改造,使20年老旧绿地重新焕发活力。
实施惠民提质行动,让绿色福利“绣”进生活。市城区形成以5个综合公园、7个专类公园、4个社区公园、88个街头小游园为补充的公园体系,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
创新机制缓解停车困境
我市从2022年启动解决停车难问题,至2024年底,通过创新机制,市城区新增停车泊位4.6万个,汽车保有量与停车位比例从1:0.76上升到1:1.1,全力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有效缓解城区停车困境。
规建管同向发力,增加停车泊位供给。严格执行新、改、扩建项目配建标准,三年来配建车位2.28万个。通过住宅小区改造、老旧改增设停车泊位1.19万个。利用城区空坪隙地累计新增公共车位1.14万个。
智慧赋能+市场运作,提升停车管理效能。开发“咸宁智慧停车”系统,构建统一管理平台,对560余个停车场9.62万个泊位实时监控与管理。
精细调控+联合监管,实现停车秩序向好。出台《咸宁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实施细则》,实行区域差别化收费,引导车辆错峰停车。协调城区93家机关单位6500个车位在非工作时段免费开放共享。在大楚城、翰林名都等老旧小区周边,科学划定居民在夜间、周末和法定假期停车的路段、时段,停车秩序明显好转。
夯实设施提升环境卫生质量
近年来,市城管执法委持续升级环卫设备,年均投入650万元更新车辆,总量由2017年的77辆增至357辆,并试点全省首个L4级无人驾驶环卫作业。
在城区建设智能分类亭1307个、集装箱式分类屋198套,垃圾分类设施实现全城覆盖。
建成生活垃圾收运处闭环体系,建成餐厨垃圾处置中心、建筑垃圾处理厂。
环卫基础设施同步提质。近3年投入4000余万元新建和改造11座垃圾中转站,日转运能力提升至690吨。
升级改造77座公厕,构建“15分钟如厕服务圈”。
(记者 庞赟)
相关文章:
以文为媒传递山海之美,2025第七届中国(日照)散文季将启动04-29
打造最优市容环境 助力美丽咸宁建设04-29
帐篷“盛开”济南抢占露营经济新风口,今春有户外装备商家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50%04-27
这些人为何在开满花的复兴公园找虫子?上海植物园首次结合花展推出自然研学04-26
重庆公布中心城区第一季度网约车数据 从业驾驶员22.3万名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