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何以牵一发而动全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7:37:00    

文 | 财华社,作者 | 毛婷

特朗普大放厥词,要罢免“不听话”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原因是特朗普认为美国当下根本不存在通胀问题,鲍威尔理应马上降息。这一言论瞬间在金融圈投下“重磅”,市场对美国货币政策政治化的担忧急剧升温,引发了汇市、股市和债市巨震。

资金逃离美国资产,美元指数继续探底,周一跌至98.2水平,现仍未返回98.5点,见下图。

美国国债收益率继续攀升,意味着投资者需要更高的利率溢价来弥补风险,见下图,美国10年期国债息率从4.34%大幅攀升至4.41%水平,与利率走势相逆的美债价格下挫。

同时,美股三大指数也在大幅下挫,2025年4月22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US)单日下挫2.48%,今年以来已累计下挫10.28%;标普500指数(SPX.US)也下跌2.36%,年初至今的累计跌幅达12.30%;反映科技股表现纳斯达克指数(IXIC.US)单日跌幅更高达2.55%,今年以来累计跌幅高达17.81%,其中“神奇七侠”领跌。

即将公布业绩的特斯拉(TSLA.US)单日大跌5.75%,今年以来的累计跌幅已达43.67%,马斯克的公职引发的忧虑在蔓延;AI芯片供应商英伟达(NVDA.US)股价大跌4.51%,今年累计跌幅达27.83%;Facebook母公司Meta(META.US)和亚马逊(AMZN.US)的股价单日跌幅都在3%以上;微软(MSFT.US)、谷歌(GOOG.US)和苹果(AAPL.US)均单日下跌约2%。

资金出走美国资产,冲入金市避险,叠加美元汇价下跌,黄金价格继续创新高,当前现货金报每盎司3,446.29美元,见下图,虽较午后创出的新高3500美元有所回落,但仍是极高的水平。

为何鲍威尔的去留能让全球金融市场“抖三抖”?美联储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它手握的权力到底有多大,竟能让全球投资者集体失眠?

美联储成立的背景

美联储到底有多牛?它可是全球各国金融圈的 "幕后大 BOSS"!

作为国家金融界的核心机构,美联储手握三大王炸:货币政策制定权、货币发行权和金融监管权!从加息降息到印钞放水,每一个动作都在拨动全球经济的神经!它调控利率、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 "组合拳",不仅能瞬间点燃金融市场的热度,更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钱包厚度,甚至决定着国家的 GDP 和物价涨幅!

在世界上所有的中央银行中,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组织结构可谓另类。

出于对华尔街操纵中央银行以及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担忧,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设计出一套能够实现权力在地区之间、私人部门和政府之间,以及银行家、工商业者和公众之间分散的系统。在此基础上,美联储诞生了!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结构和职能

联邦储备系统由三大实体组成: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s)、联邦储备委员会(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FOMC)。

联邦储备委员会:这是联邦储备体系的最高层,由7名成员(理事)组成,总部位于华盛顿。

经参议院同意后,委员会理事由总统任命。

值得留意的是,为了限制总统对美联储的控制,并使美联储不受其他政治压力的干扰,委员会理事的任职时间为14年任期外加上下一个任期的部分时间,但不得连任,每两年的偶数年2月1日都会有1位理事任期届满。

委员会理事(主要为职业经济学家)要求来自不同的联邦储备区,以防止某一地区的利益过高。

委员会主席从7名理事中选出,任期为4年,可连任。一般来说,新主席一旦选出,前任主席即使理事任期未满,也应从委员会中辞职。

当前的委员会主席为鲍威尔,他于2017年由特朗普提名担任主席,于2022年获得拜登的连任任命,任期将于2026年5月结束。

联邦储备委员会负责监督联邦储备系统的运作,监管12家地方联储银行并与它们一起规管特定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同时也是联邦政府的代理人,直接向国会汇报。

联邦储备委员会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参与货币政策的操作:

1)所有7名理事都是FOMC的成员,对公开市场操作享有投票权,由于FOMC拥有投票权的成员只有12名,联邦储备委员会拥有大部分投票权;

2)负责制定法定准备金率;

3)通过“审查和决定”程序,负责批准或否决联邦储备银行“确定”的贴现率,从而有效控制了贴现率超出联邦基金利率指标的固定水平;

4)委员会主席就经济政策向总统提出建议,参加国会听证,代表联邦储备体系出席媒体发布会等。

联邦储备银行:12家地方联邦储备银行及其24家分支机构负责联邦储备系统在其各自联邦储备区域的运营,设有联邦储备银行的城市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克利夫兰、里士满、亚特兰大、芝加哥、圣路易斯、明尼阿波利斯、堪萨斯城、达拉斯和旧金山。

尽管受到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监管,联邦储备银行在许多运营方面都具有独立性,其核心职能包括:

1)监管和审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2)保障联邦消费者权益和执行公平贷款法,以促进当地社区发展;

3)向存款机构贷款,以保障金融系统的流动性;

各联邦储备银行都是准公共机构(部分私有,部分政府所有),其股东来自联邦储备体系在各区的成员私有商业银行,后者购买本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股票,并负责选举6名本储备区的联邦储备银行董事,其他3名董事由联邦储备委员会任命。

联邦储备银行的9名董事分为三类,3名A类董事由成员银行选举产生,为职业银行家;3名B类董事也由成员银行选举产生,为来自工业、农业或其他商界的知名人士;3名C类董事由联邦储备委员会任命,代表公众利益,不得为银行的官员、雇员或股东。

2010年之后,B类和C类董事可参与银行行长的选拔。

前文提到,联邦储备委员会的7名成员均为FOMC的成员,FOMC的另外5名成员均来自联邦储备银行,其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是FOMC的永久成员,拥有FOMC的1票表决权,其他4票表决权在余下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11名行长之间每年轮流分配,当年没有表决权的7名行长也需参与FOMC会议和审议,因此对FOMC的决策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通常每年举行8次会议,制定有关公开市场操作的决策,以及确定作为政策利率的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即银行同业间隔夜贷款利率,前文提到其成员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的7名成员、纽约联储银行行长和其余11家联邦储备银行的4名行长组成,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同时也担任FOMC的主席。

此外,FOMC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贴现率的制定负有“建议”权,还能通过向纽约联储银行的交易室发布指令来买卖证券,间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权力:他是发言人,代表美联储与总统、国会协商,还通过制定委员会和FOMC会议议程实施控制,还通过其职位权力和个人能力来影响委员会,并通过管理委员会的研究团队来行使权力,后者负责搜集信息以便为委员会的决策提供分析,从而对货币政策实施一定的影响。这也是特朗普要针对鲍威尔的原因。

联邦储备体系的独立性

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的任期长达14年,且不得连任,这就避免理事讨好总统和国会的动机。

更重要的是,美联储可以从其证券资产、或从其对银行的贷款中,获得可观的独立收入。美联储要将收益的大部分上交财政部,所以它无法从其业务活动获利,但这笔收入让美联储不必受制于国会控制的拨款程序。此外,联邦政府的审计机构也不能审计联邦储备体系在货币政策或外汇市场方面的职能,保障了自己的“钱袋子”,也就确保了美联储的独立性。

谁能影响联邦储备体系的独立性?

规范美联储结构的法律由国会颁布,并且可以随时调整,所以美联储受到国会的影响,如果立法者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实施不满,通常会威胁要弱化其独立性;此外,国会还通过法律要求美联储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更多的责任。

总统可以通过影响国会进而对美联储产生影响,此外,总统可以通过在任期内任命委员会理事来控制美联储。一般情况下,总统在一届任期内只能任命一两名理事,但特朗普不一样,他在2017年1月上任后成功任命了四名董事会成员,并通过前任奥巴马的任命将鲍威尔提升为美联储主席。

理论上他可以在接下来的任期任命两名理事(2026年和2028年)。

问题在于,他任命的理事未必就听他的话,例如鲍威尔现在就没有因为他的提拔,而放松对其关税政策的“鹰派”立场。

不过,大家更担心的是不按套路出牌的特朗普可能走捷径:当前美国正在审理特朗普提前解雇两名独立机构董事会成员的案件,如果迎来转机,或许会为他解雇鲍威尔撕开口子。

美国为“判例法系”,即可作为先例的判决,对以后的审判具有约束力或说服力。

在90年前罗斯福新政期间,罗斯福于1933年因前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汉弗莱反对新政而将其罢免,但在翌年汉弗莱去世后,他的遗嘱执行人继续就此案追讨他应得的工资,最高法院于1935年将这一罢免决定推翻,从而形成“汉弗莱的执行人”判例。

这一判例让包括美联储在内的独立机构在制定政策时能抵御来自总统的压力。

拜登时期任命的两名独立机构董事在特朗普上任后遭到解雇,他们向联邦法院起诉,并获得恢复他们职务的裁定,但特朗普提起上诉,哥伦比亚特区在裁决中特别援引了“汉弗莱的执行人”判例,恢复了两人的职务。随后,特朗普向最高法院上诉,可能会在几天后作出裁决,如果最高法支持特朗普,那么可能会为解雇美联储委员打开先例。

如果美联储失去独立性,会有什么后果?

纵观美国的金融史,美联储也有掉链子的时候,例如在大萧条期间,美联储并没有像它宣称的那样很好地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在疫情期间,它的无限制输送流动性引发了高通胀。但对于这些举措所产生的后果,美联储无需承担责任。

这就不由得让人担心,由一批不对任何人负责的知识分子控制货币政策是否为明智之选。

另一方面,总统和国会应对国家的经济福利负责,但却无力控制美联储这个关乎经济运行与国家未来的政府机构,可能对他们进行蓝图的建设与政策的执行带来掣肘,这也是特朗普要掌控美联储的动机。

但是,美联储失去独立性的后果似乎更难以忍受。

如果美联储受制于政治压力,它的货币政策将会出现通胀倾向。美国的总统和国会制度导致其政治家都是短视的,他们的首要目标是赢得下次选举,因此只看到当前打了“激素”的成果——例如在短期内确保就业率飙升和经济强劲增长,以提高胜算,不会理会五年甚至十年的长远发展和物价稳定,以及是否民不聊生。

如果他们掌控了美联储,他们将可按照自己的政治目的来操控货币政策,这可能会对经济带来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

此外,如果美联储被财政部控制,将会成为财政部的“提款机”。当前美国债务沉重,财政部已捉襟见肘,美联储会被财政部用作弥补巨额预算赤字的融资工具,被要求购买更多的国债,进一步推高通胀,令经济雪上加霜,而美国的高通胀将会通过美元传送到全世界,这正是全世界都不愿意看到的。

结语

如果特朗普的权力因为控制了美联储而形成“闭环”,那么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基石将岌岌可危。一旦美联储失去其至关重要的独立性,货币政策沦为政治操弄的工具,美国国内的通胀或许将如脱缰野马般失控,进而把全球经济拖入更深的泥沼。而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也可能因这场闹剧而遭受重创,全球金融格局面临重新洗牌的巨大风险。

相关文章:

美联储:何以牵一发而动全球?04-23

综述|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担忧加剧重挫纽约股市04-22

“10年新低”,美元跌麻了!和特朗普的一句话有关04-22

中国女排袁心玥:享受决赛 希望队伍能够越来越好04-22

美国国土安全部长在华盛顿餐厅遭窃04-22

美国加密货币股上涨,ISHARES比特币信托上涨4.1%04-21

美股黄金股普涨,哈莫尼黄金涨5.8%04-21

中国LPR连续6个月保持不变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