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都要切实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新京报制图 张瑶 常江
据新京报报道,4月11日16时许,北京灵山、南三环等部分区域下起了小雨。另据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发布,目前大风前沿已到达城区,东城、海淀、石景山、丰台、朝阳出现7、8级阵风。截至20时,全市最大风速出现在延庆区小海陀,30.8米/秒(11级);平原地区最大风速出现在朝阳区鸟巢冠顶东,17.6米/秒(8级)。
随着这几天各类预测信息的发布,人们对大风天气的来临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市民,都对大风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如国网北京电力4300余名应急抢修人员待命;北京2674台户外特种设备停运;多家北京市属公园发布闭园公告,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技术馆等场所也宣布12日闭馆,以尽最大可能防范极端大风。
在4月11日下午,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来到市应急指挥中心,对全市大风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进行再检查、再部署、再动员。强调要进一步研判各类风险,把各项防范工作和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要做好指挥调度,确保协同顺畅,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要保持通信畅通,时刻做好准备,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险情灾情。
这些部署和准备工作,构筑起应对极端天气的坚实防线,为市民安全增添底气。然而,即便如此,还是要提醒市民朋友们,即便相关部门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保障人身安全人人有责,从此刻起,一定要以安全为首要原则,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非必要不外出。
要明晰的是,在极端天气下做好安全防范是每个人的责任,人人都要切实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没有人是“局外人”。而做到非必要不外出,无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这一风险。
事实上,此前,针对气象部门发出的预警信息,无论是身边还是在社交平台上,不乏“万一大风拐个弯不来了怎么办”的调侃之声。但调侃归调侃,现实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极端天气的威力不容小觑,万不可掉以轻心,忽视基础的防范准备工作。
况且,从当前的态势看,大风袭扰正在成为既定事实。目前,北京多区也已经出现了大风。在此背景下,市民务必要小心再小心,从自身做起,做好家庭门窗、家用电器的隐患排查等各项工作,做到安全意识随时在线,每分每秒都不能放松,尽可能配合好相关部门的应急准备工作。
极端大风肆虐期间,如果市民万一不得不外出,也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要密切关注公共交通的相关运营信息,做到了然于心。
当然,也要提醒的是,大风天气下,在保证自家粮油等基本生活物资充裕的情况下,市民朋友们也不必囤太多的“货”。毕竟,从当前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看,此类极端天气的持续时间不会特别长。而北京市商务局也表示,目前生活必需品量足价稳,市民无需抢购。
总而言之,随着极端大风天气的到来,市民朋友们一定要把个人安全放在第一位,牢记生命至上,积极响应号召,非必要不外出。如此,方能切实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平安度过极端天气。
撰稿 / 苏士仪(媒体人)
编辑 / 柯锐
校对 / 张彦君
相关文章:
感受活力丨“听说读算”样样精通 人形机器人手巧“心”也灵04-13
大风天被砸坏的车,保险能赔吗?04-13
提升50%、便宜30%、缩短2年!透过外资项目新变化看“中国智慧”04-13
北京已受理因大风产生的保险报案超500件04-13
“北京二环里,路修成这样有点太奇葩了”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