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根甘蔗到一瓶植物水,传统糖企也能攀“高”逐“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8 19:36:00    

一根甘蔗可以做什么?榨汁制糖,是传承千百年的工艺,而现代科技能将其“吃干榨尽”,不留一滴汁液,不剩一粒渣滓,变身一瓶水、一张纸、一袋肥料、一簇纤维……实现高效环保的“甜蜜事业”。

随着繁忙的广西榨季进入尾声,千里之外的上海市场不仅有新糖上市,还有甘蔗植物水新品首发。今天下午,这款健康饮品在第一食品商店亮相,“不甜的甘蔗水”让市民游客争相品尝。

以“技”兴糖、以“链”兴糖。光明糖业说,传统产业也能攀“高”逐“新”,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变“废”为宝,科技助力新品上市

“配料表里写着‘甘蔗’,怎么喝起来没什么甜味?”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第一食品商店里,市民叶女士拿起一瓶菁活无糖植物活性水细细品味,“有一丝丝回甘,还有点儿清香,挺好喝的”。

似甜非甜的清新口感,与原料和技术有关。“菁活植物活性水是一款完全提取于甘蔗的植物细胞水。”光明糖业旗下的东方先导民用糖事业部总经理张伟告诉新民晚报记者,一根甘蔗70%是水分,过去榨取甘蔗糖分后,这些水只做达标排放,并没有加以利用,“其实很可惜,因为水里含有有机电解质、氨基酸、甘蔗多酚类等营养物质,还是更易人体吸收的小分子团水”。

如何变“废”为宝?领先工艺成为破局关键。近年来,光明糖业技术人员与广西大学研究团队开展技术攻关,采用具有精密孔径结构的陶瓷膜过滤等五重物理过滤技术、九道纯物理深度纯化工艺,实现了甘蔗清汁的高效提取与营养活性分子的最大化保留。

广西大学教授李凯介绍技术亮点

“这背后凝聚了十多年的技术攻关。”在新品首发仪式上,广西大学教授李凯介绍,2010年团队开始对甘蔗外排水进行深度处理,8年后开发出的糖用陶瓷膜,为制糖工艺中蔗汁清净及外排水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再接再厉,“多级膜并行联产甘蔗植物水技术”终于取得突破,首次生产出了植物基饮用水。

在2024年/2025年榨季里,首批菁活植物活性水下线生产。从广西种植基地的田头出发,满载甘蔗的货车为糖厂送去“甜蜜”原料,原料蔗进厂后,进入压榨提汁、固液分离、糖水分离等自动化流程,不仅会变身为一粒粒晶莹的白砂糖,还有清澈透亮的甘蔗植物水,整个生产过程控制在24小时内完成,只为“新鲜”二字。

延链拓带,传统糖企开辟新赛道

甘蔗传入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周宣王时期,东汉班固在《汉书》中记载了“榨汁曝数日成饴”,宋代王灼则撰写了中国最早的制糖专著《糖霜谱》,可见古人很早就掌握了甘蔗栽培和加工甘蔗制品(糖浆)的方法。

走过千年,传统制糖设备虽然“鸟枪换炮”,但工艺流程依旧“源远流长”,因此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仅要增强生产力,还要延长产业链,把附加值做上去。“开发植物水就是我们做出的尝试。”张伟说,对于传统糖企来说,在制糖的主业之外,引入新技术,投资新产线,生产新产品,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但只有迈出这一步,才能拓展出新市场。

菁活植物活性水走向市场

如今,总投资1800多万元的甘蔗植物水生产线正在广西凤山糖厂高效运转,偌大的生产车间只有一两名工作人员,主要工艺流程均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以2024/2025榨季的甘蔗入榨量来换算,植物水有望创造约700万元的产值。“我们在广西有10家糖厂,目前仅有一家糖厂配备了植物水生产线。随着技术更加成熟,新榨季的产能会更大。”张伟说。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将这款甘蔗植物水推向市场,光明糖业充分发挥协同优势,与光明商业供应链达成长期合作,借助其仓储、物流、渠道的一体化能力,加速新品在上海市场的布局,实现从田头到消费者的全链路贯通。如今,市民能在农工商超市、好德便利、可的便利、良友便利、第一食品、捷强连锁等1000余家终端门店买到新品。

“菁活植物活性水不仅是一款创新产品,更是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融合的产物,标志着光明糖业从传统制糖企业向健康饮品领域的成功拓展。”光明糖业表示,围绕“一根甘蔗吃干榨尽”的目标,公司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绿色循环为路径,延链拓带,探索全产业链布局的新模式。

相关文章:

从田间到舌尖的保卫战,这次国际研讨搞点“土味”大事04-03

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南宁建言脾胃病民族医治疗发展04-02

山东加力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04-01

Yeah!生活|来广西过“三月三”,体验“八桂嘉年华”04-01

宣城宁国市:聚力打造长三角新能源车产业高地03-31

从一根甘蔗到一瓶植物水,传统糖企也能攀“高”逐“新”03-18

面向个人,深圳这个区211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启动配租03-17

2025赛季目标!辽宁铁人发声→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