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霸权与新秩序的分水岭,到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22:53:00    

2025年4月,全球金融市场正经历一场罕见的动荡:

一边是美国国债市场遭遇历史性抛售,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近50个基点,创下自2001年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盘中一度突破5%关口;

另一边是黄金价格屡创历史性新高,Comex期货黄金与伦敦现货黄金价格齐上行超越3500美元/盎司。

这场看似割裂的市场波动,实则暗藏一条主线——全球对美国经济政策与美元信用的信任危机正在深化。

美元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美债动荡:谁在逃离“安全资产”?

美债收益率飙升的背后,是市场对美国财政赤字膨胀、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担忧。

目前,美国联邦债务规模已增至36.2万亿美元,占美GDP比重高达123%,远超国际公认的60%警戒线。仅2024年9月以来的三个半月内,美债规模就膨胀了1万亿美元。

这一债务雪球的核心推手,既有美国长期“举新还旧”的庞氏融资模式,也包含特朗普政府激进的“对等关税”政策与军费扩张——2024财年886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创下历史新高,而2025年军费计划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进一步挤压财政空间。

直接引爆本轮美债抛售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主权投资者,而是对冲基金的“去杠杆化”。

对冲基金通过“基差交易”(同时做多美债现券和做空期货)套利,但因市场波动加剧被迫平仓,导致美债价格暴跌,主权投资者的抛售行为则加剧了市场担忧情绪的发酵。

此外,美国财政部近期国债拍卖频频遇冷,需求降至2023年以来最低水平。诸多迹象反映出市场对美债长期价值的质疑。

在这一背景下,日本作为美债最大海外持有国的动向备受关注。尽管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否认抛售美债是为反制特朗普关税政策,但据日本财务省统计,4月初两周内包括银行和养老基金在内的私人机构已抛售超200亿美元长期外国债券,创2005年以来最高纪录。

这种“官方否认、机构撤退”的分化策略,折射出日本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应对日元贬值的深层需求。

当地时间4月23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针对教育的行政命令。图源:视觉中国

黄金强势崛起

与美债动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金的强势崛起。截至2025年4月22日,伦敦金价突破3500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超30%,与去年全年涨幅相当。国内部分金饰价格也站上1080元/克的历史高位。这一轮黄金牛市并非单纯的市场炒作,而是多重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爆发:

一是美元信用危机深化。特朗普政府重启对华关税、扩大贸易战范围的政策,叠加美国债务规模失控,动摇了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信心。

世界黄金协会直言,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及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正在加速“去美元化”进程。去年三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降至57.4%,创30年新低,而这一数据目前仍不断下降。

二是滞胀风险与央行购金潮。美国经济陷入“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阴影,今年2月1年期通胀预期升至4.3%,消费者信心指数同比下跌11.8%,实际利率下行进一步凸显黄金的抗通胀属性。

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连续第三年突破1000吨,中国、波兰等国成为主力。截至4月,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其逻辑正是通过黄金储备多元化对冲美元风险。

三是地缘政治与货币体系变革。中东局势、俄乌冲突未解,叠加美国大选年政策波动,推动资金涌入黄金。金砖国家探索以大宗商品为背书的货币单位,非洲开发银行提出的“非洲记账单位”(AUA)计划,以锂、铜等战略资源支撑价值,试图重构“黄金标准”。与此同时,130余国推进央行数字货币,中国数字人民币跨境交易额突破万亿元,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进入测试阶段,传统美元结算网络面临结构性挑战。

从美债到黄金:超级大国的信用滑铁卢

美债与黄金的“跷跷板效应”,本质上是对美国经济治理能力的信任投票。美国长期依赖债务扩张维系霸权,却未能解决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矛盾。2023年惠誉下调美国信用评级时已警告,债务负担与政治僵局将加剧长期风险。如今,这种风险正通过市场机制显性化:

一是政策工具失灵。美联储在通胀与衰退间进退维谷,降息预期反复摇摆。特朗普政府要求美联储降息未果,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直言“关税政策或使通胀长期化”,加剧市场恐慌。

二是债务循环断裂。美债发行规模激增与需求疲软的矛盾,迫使长期收益率与付息压力持续攀升,进一步挤压政府财政空间。2025年联邦利息支出预计达9520亿美元,超过国防开支和医疗补助成为第三大单项联邦预算支出,政府偿债能力遭空前质疑。

三是社会信任崩塌。特朗普政府采取的加税、财政紧缩等政策正不断加剧美国社会不平等、降低公共服务质量,导致目前特朗普的民众支持率跌至其重返白宫以来的最低水平。联邦雇员大规模裁员、公共服务质量下降,进一步削弱国内凝聚力。

国际货币秩序步入多极化前夜

短期来看,黄金的强势或面临技术性回调压力,但高盛、瑞银等机构已将2025年金价目标上调至3500-3700美元/盎司。长期而言,若美国无法扭转债务扩张与政策内耗的恶性循环,黄金作为“终极避险资产”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对全球投资者而言,这场动荡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当“安全资产”不再安全,传统金融体系的信用锚点正在松动。无论是主权国家还是个人,唯有在多元化的资产配置中寻找平衡,方能抵御超级大国信用滑铁卢的冲击。

中国正通过优化外储结构、增持黄金与非美资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数字货币跨境应用,为全球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公共产品。

而金砖国家、东盟等新兴力量加速区域合作,探索去美元化路径,标志着国际货币秩序步入多极化前夜。2025年,或许正是旧霸权落幕与新秩序破茧的分水岭。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吴奇聪

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作者: 吴奇聪

记者:刘晓琰

相关文章:

旧霸权与新秩序的分水岭,到了04-24

最新数据发布!特斯拉,欧洲销量降了45%04-24

一季度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409亿美元 同比增长6.2%04-24

面对美国关税冲击处变不惊,中国机器人制造商:不会承担关税,也不会降价,是美国人没的选04-24

中国举办安理会阿里亚模式会议·美经济学家称 美关税政策是将自身经济问题归咎于他国04-24

老外看点丨美国政府滥施关税政策,老外怎么看!04-24

继加州后,美国又有11州起诉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违法”04-24

陈亦水:人工智能与文艺评论的三重思考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