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食在济宁” 让济宁美食向“美食文化标杆”跃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1:36:00    

1



4月3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文化“两创”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介绍“食在济宁”名菜名厨名店美食评选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刘凤来 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

叶树杞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经济师、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

曹会宇 市精品旅游促进会

饭店与餐饮专业委员会主任、

市烹饪餐饮业协会会长

陈 鹏 任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 建 微山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


1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齐鲁晚报记者


济宁市精品旅游促进会是联系政府部门与企业的重要桥梁纽带,作为本次美食大赛的承办单位,请介绍一下“食在济宁”名菜名厨名店美食评选的标准要求、评选程序。


曹会宇

市精品旅游促进会
饭店与餐饮专业委员会主任、
市烹饪餐饮业协会会长

在“名菜•名厨•名店”——“好客山东•食在济宁”美食评选大赛中,济宁市精品旅游促进会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发挥专业优势,组织餐饮专家以及美食达人开展美食评选,助力文旅等部门挖掘济宁美食文化资源,打造“食在济宁”美食品牌。

一、科学设置评选标准。突出地方特色,参评菜品尽量使用本土食材与本地特色工艺,体现“孔孟之乡 运河之都”的文化底蕴,名店评选则注重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符号的结合,突出市场品牌效应,需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稳定的客流量。突出传承创新,名厨评选侧重烹饪技能的专业性,既考察其在菜品研发中的创新元素,又考虑健康饮食发展新趋势的适应能力。突出规范要求,参评主体需符合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等规范,名店需通过市场监管部门的资质审核。

二、严格规范评选程序。一是公开征集与自主申报。采取市县乡村四级联合发动,由各县市区文旅等部门组织餐饮企业、个人提交包括菜品简介、文化故事、工艺流程、企业情况等申报材料。二是初审与推荐。县级文旅等部门进行初步筛选,择优推荐至市级,推荐具有代表性、合规性及文化价值的参评单位、个人。三是网络展示与公众参与。通过济宁文旅公众号、抖音号等媒体平台对推荐参评单位进行展示,广泛征集市民与游客意见,增强公众参与度。四是专业评审和综合评定。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7家部门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市精品旅游促进会和市烹饪餐饮业协会专家、美食达人等组成评审团,结合群众和县级有关部门意见综合评分,提出并公示评选结果。

三、强化评选结果的示范带动。本次评选结果既有经典名菜,又有网红小吃,同时针对地方特色评选了渔家菜、孔府菜、水浒菜代表菜品,目的是从不同角度满足游客体验、市民消费的需要,打造济宁特色美食名片。评选注重餐饮技能人才培养,评选出一批名厨,为发展建立人才储备。促进消费是本次评选大赛的重要目的之一。立足服务美食消费、促进企业发展,专门评选名店,并细分为旗舰店、示范店、体验店,为广大游客、市民提供美食消费场景。

下一步,济宁市精品旅游促进会将继续深化名菜、名厨、名店体系建设,推动美食与文旅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助力打响“食在济宁”品牌。


济宁日报记者


食品安全始终是餐饮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在“食在济宁”名菜名厨名店美食评选工作中,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监管?


叶树杞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经济师、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

目前全市共有在营餐饮服务单位62976家,其中大型餐饮单位307家,中型餐饮单位2178家。本届“食在济宁”评选出的“名菜名厨名店”是济宁厚重饮食文化的优秀代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以守护食品安全、助力美食技艺传承、激发餐饮消费活力、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工作主线,积极参与评选活动的全过程,确保了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是狠抓宣传培训,开展全体总动员。通过“儒厨大课堂”培训平台向全市餐饮业户发布活动评选公告,通过线上、线下40多场次6万余人参加的培训宣讲会,在提升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水平的同时,积极鼓励全市餐饮业户参加申报工作。

二是实施“清洁厨房”建设,严控主体资格标准。将“清洁厨房”建设作为“食在济宁”名菜名厨名店美食评选的重要要件之一进行严格把关,联合济宁市烹饪餐饮协会召开专题会议,向全市餐饮业者发出《爱我勤行 责任担当 擦亮厨房》倡议书,随机对70家餐饮服务单位开展了“清洁厨房”抽查评估,保证了申报主体的质量。

三是推行“食安封签”,强化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发布实施《网络订餐外卖一次性封签使用规范》地方标准,联合市烹饪餐饮协会成功举办济宁首届网络餐饮“食安封签”优秀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引导广大餐饮业户自觉使用“食安封签”,为守牢外卖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拧上了“安全阀”。

四是开展社会共治,接受群众监督。利用监管评级为不符合条件者“吹哨”,对参与评选的餐饮单位实行ABCD四个风险等级差异化监管,推行“寻找笑脸就餐”,开展“随机查餐厅”活动4次,让消费者“用脚”投票。同时,发挥全市3100名外卖小哥“食安哨兵”的作用实施靶向监督,达到了群众对评选活动可感、可及、可知的良好效果。

下一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立足职能,以本届评选为新的起点,共同推动济宁从“食品安全高地”向“美食文化标杆”跃升。


济宁新闻网记者


任城区作为济宁市主城区,有运河美食资源的独特优势。为打造“食在济宁”品牌,任城区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陈 鹏

任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党组成员、副局长

在打造“食在济宁”品牌中,任城区围绕运河美食资源和主城区优势,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打造运河美食特色街区,彰显运河美食文化
重点建设“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工行东街”“闵家胡同”等美食特色街区,融合传统小吃、网红餐饮和文创空间,形成兼具文化展示与消费体验的复合型餐饮场景。因地制宜推进阜桥街道核桃园、万达金街等美食路线,覆盖180余种地方特色美食,形成“一站式”特色餐饮消费矩阵。同时,结合繁荣夜市经济,在运河城、秀水城等区域打造夜市品牌,汇聚任城传统小吃和沉浸式文化活动,以城市烟火气吸引市民和游客体验夜间消费。
二、强化运河美食宣传与推广,擦亮运河美食品牌
深入挖掘任城美食特色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为积极参与“食在济宁”的餐饮企业拍摄专题宣传片,广泛宣传推广。积极发动基层全面梳理任城美食资源,制作美食地图,文旅局长出镜推荐运河美食老字号,区融媒体中心开设“寻味任城 运河滋味”专栏宣传推介,迅速在全区掀起了“探寻运河美食、打卡网红名店”的消费热潮。
2024年以来,以“外国友人游任城”活动为抓手,联动央视、《人民日报》等央级媒体宣传任城美食,策划《巴黎男童合唱团遇上济宁热豆腐》等短视频,截止目前,浏览量突破659万;邀请俄罗斯留学生等体验特色美食,以国际视角推广运河饮食文化,有力提升运河美食知名度。
三、助力餐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大运河美食产业
始终把做强餐饮企业作为塑造“食在济宁”品牌的基础工作来抓,积极扶持餐饮企业,通过供应链优化、规范行业标准、连锁经营等方式扩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鼓励特色餐饮企业挖掘运河美食文化,讲好企业传承故事,做好“餐饮+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文章,努力实现运河美食资源、传统文化传承、现代消费场景的有机融合,持续提升“食在济宁”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济宁美食和主城区旅游突破结合在一起,拉动主城区旅游消费,推动济宁主城区旅游由量到质的变化。


东方圣城网记者


微山渔家菜是微山湖区的特色美食,也是“食在济宁”品牌重要组成部分。请问微山县有哪些发展微山渔家菜的创新措施?


刘 建

微山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美食,微山渔家菜作为微山湖区独特的饮食文化名片,不仅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食在济宁”品牌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微山县从深挖内涵、促进消费、强化推介等多维度发力,积极推动微山渔家菜的创新发展,为擦亮“食在济宁”品牌贡献微山力量。

深挖美食内涵。组织餐饮协会、非遗传承人、企业代表评定“渔家宴”菜系,丰富菜品内容,不断提升食材选择、菜式制作等规范化水平。留庄镇运河里片区入选齐鲁网红美食小吃街区名录,3家企业分别获评省百家“鲁菜名店”、省级四花绿色饭店和省级“齐鲁小吃名店”,漂汤鱼丸等7款特色小吃入选“齐鲁小吃上榜品牌”,24道菜品、3名厨师、13家餐饮企业入选全市“名菜、名厨、名店”——“好客山东•食在济宁”美食评选名单,举办“微山老字号”等评选活动,10家企业入选“微山老字号”名录。研发创新的微山湖全鱼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鲁菜烹饪技艺类)。

促进美食消费。制作《微山城区美食地图》《微山美食旅游攻略》,让游客因“食”而动、为“吃”而游。发放“惠享荷都乐购四季”餐饮消费券。紧盯消费旺季,结合微山湖龙虾啤酒节、年货美食节等活动,开展美食品鉴、直播带货等餐饮主题促消费活动。结合运河湾历史文化街区夜游等,大力发展夜间餐饮消费,不断释放夜间消费活力。

强化美食推介。开展品牌提升行动,举办大闸蟹、小龙虾等专题推介活动50余场,到北京销上海落济南,招代理设专柜办展厅,微山湖大闸蟹入选第三批“好品山东”品牌,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博览会产品类“金奖”。充分利用山东电视台等省级官媒平台优势,举办“好品山东微山专场”推介活动,通过美食企业现场带货等形式,推介微山湖渔家菜、优质特产等美食,全网传播量过亿,销售额100余万元。发挥线上多媒体传播效能,在官方微信号、抖音视频号等平台,设立“食在济宁之微山味道巡礼”专栏,发布微山美食系列宣传片50余条,进一步打响“一湖藏百鲜,一口知千年”的“味道微山”美食品牌。

下一步,微山县将持续发力,不断创新,进一步推动微山渔家菜的发展,为“食在济宁”品牌注入新的活力,让微山渔家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人领略到微山美食的独特魅力。


编辑:冯雯雯

审核:邵进、刘晶



相关文章:

雄安Talk|让台湾美食“扎根”雄安04-04

答记者问|“食在济宁” 让济宁美食向“美食文化标杆”跃升04-03

“山东入室抢婴案”庭审:4名被告人中2人不认罪04-02

《人民日报》关注外国人点赞云南美食:有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无限魅力04-02

济宁什么公司01-24

餐饮经营许可证多久01-17

兖州哪里可以借到钱01-17

餐补在哪里消费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