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绘就美丽长沙生态画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7:42: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漫步在长沙,岳麓山里层林尽染,一江两岸蓝绿交融,橘子洲头百舸争流,目之所及,皆是美景,山水洲城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美丽长沙的建设,离不开高品质的国土空间规划。《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立足保护好“山水林田洲垸”生态基底,守住生态安全底线,促进生态保护修复,守护绿水青山,让美丽长沙的轮廓更加清晰。

筑牢生态安全底线,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守住生态底线是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长沙画卷的“先手”。长沙北接洞庭湖区,东有罗霄—幕阜山脉,西有沩山山脉,中部湘江穿城而过,独特的“山为两翼、湘江为脊,八水入湘、水网连通”的自然地理格局,赋予这座城市丰富的生态资源。

为充分发挥山脉水系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规划》在全市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783.82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市域东部的浏阳大围山、连云山系,北部的黑麋峰、西部的宁乡沩山山系,并构建“一江六河、东西两屏、南心北垸”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科学完善生态网络,加强资源保护利用

长沙山水林田湖洲垸等自然资源要素丰富,总体呈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自然资源格局,其中山水林田总面积占市域总面积70%以上。绿色是大自然馈予长沙最优的资源禀赋,丰富的生态资源也为提升城区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撑,让市民的生活更显惬意。

为保护生态底色,《规划》首先从构筑长沙立体生物多样性网络着手,提出保护绿心、湘江、自然保护地及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推进东部和西部山地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一江六河水系生态廊道以及关联生态斑块的保护。其次,加强对生态资源要素的保护利用,严格保护公益林和天然林,加强生态廊道控制和山体保护、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源头水保护区建设,重点保护湘江、沩水、浏阳河、捞刀河等流域内的23个江心洲岛,保护湿地资源,提升垸子湿地生态功能。

系统开展生态修复,优化健全生态系统

近年来,长沙持续推进“森林长沙”建设、生态屏障与水源地保护、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等生态工程,市域生态系统品质稳步提升。《规划》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依据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和恢复能力,划定绿心、湘江北部、沩水中上游、捞刀河中上游、大围山、煤炭坝-大成桥、永和、文家市-澄潭江、中部城区9处重点修复区,布局10大重点修复工程,推进生态空间修复,统筹农业空间整治,提升城镇空间品质。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长沙越走越笃定、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美丽山水洲城”的愿景正在悄然成真。

相关文章:

守护绿水青山,绘就美丽长沙生态画卷04-22

长江之畔绘就生态富民新画卷04-20

上海承载了亚洲CS电竞的希望 | 海斌访谈04-19

牛羊归圈绣春色 碧野带薪铺绿锦——呼伦贝尔近亿亩草原进入“带薪休假”04-19

视觉盛宴!“乡土情怀杯”书画展在大同市美术馆开展04-19

下班早点回家!暴雨冰雹大风抵达湖南!04-18

长沙天心区:汇聚青春力量 激发“双创”活力04-17

临泉县高塘镇刘庄村:春归鹭影,共筑生态家园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