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全链赋能 发展活力澎湃!贵阳贵安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2: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贵州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内卷式”竞争,为全社会创业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

人才是营商活动的主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近年来,在“强省会”行动和“人才兴市”战略的引领下,贵阳贵安各地聚焦人才的“引育用留”,通过政策赋能、服务提质、产才共兴,推动人才与贵阳贵安双向奔赴,人才“蓄水池”活力奔涌,黔中大地处处洋溢着济济多士开创大业的生动局面。

做实做细“引育用留” 构筑“产城才”融合生态

3月28日,位于贵安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安巢·云柏公寓”正式投用,可提供千余套舒适型公寓和公共生活区域,吸引了在周边上班的黄灿等年轻人到现场参观了解。“拎包入住,房间简约温馨,设有共享健身房、阅览室、洗衣间等配套,对年轻人特别贴心,确实很吸引人。”黄灿说。

贵安新区免费人才公寓——安巢·青年社区。

这只是贵安新区为青年人才提供安居之所的其中一处,类似的人才公寓几乎遍布贵安新区各个产业集聚区,仅贵安发展集团旗下子公司运营的租赁住房项目就达17个,共计18248套房源,包含14个保租房项目8162套房、3个公租房项目10086套房,已投运月熙公寓、云柏公寓、云澜公寓、星耀公寓、星逸公寓及星航公寓共11247套房,剩余11个项目在建或改建中。

今年2月,贵安新区正式推出可供应届大学毕业生免费租住1年的“安巢·青年社区”,所有申请、租住流程,都通过“贵安人才通”微信小程序完成,方便快捷、公开透明,吸引了大量来自省内外的年轻人到贵安就业创业,实现“零成本”安居。

“我们不只是提供住所,还致力于为青年人才做好服务,不定期开展企业招聘进社区、就业指导培训等,创新构建‘住房保障+人才服务’双轮驱动模式,助力青年人才在贵安新区拥有更多归宿感。”安巢·青年社区(云澜店)负责人齐琪说。

安巢·青年社区(星耀店)组织青年人才参加互动交流活动。

对于贵安新区的人才工作而言,解决住的问题只是开始。近年来,贵安新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将人才战略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支点,不断加快建设区域人才集聚高地。特别是去年年底,《贵安新区进一步加快人才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出台,聚焦招引领军人才、强化人才培训、奖励产业人才、支持柔性引才、提供安居保障、提供金融支持、提供贴心服务保障、优化工作机制八个方面,形成一套更加全面、系统的人才政策体系,既是对中央、省、市人才政策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结合贵安新区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而制定的创新之举,以“真招实策”的突破、“真心实意”的服务、“真金白银”的投入,构建起服务人才“引育用留”闭环的生态体系。

招才引智,更注重培养挖潜。贵安新区还聚焦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持续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我们每年制定发布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培养人才。”贵安新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人才科科长胡洪嘉说,贵安新区人才培训打破了以往限制,在贵安新区求职、创业的年轻人都可以参加各类培训。贵安新区“服务专员+企业人才服务中心+贵安人才通小程序”服务模式,还为人才提供信息咨询、岗位匹配、教育医疗服务等全方位保障。

与此同时,贵安新区坚持产城融合思路,不断推动各产业集聚区的教育、医疗、交通等资源配套齐全。尤其是贵阳轨道交通S1线开通运营后,进一步优化了贵安新区的出行、人居环境,生活越来越便捷、烟火气越来越浓郁,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2024年,贵安新区新增人口5万人,人口总量达45万人,其中新增人才2.5万人,人才总量突破9万人。

第十二届贵州人才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央企、省级(含贵阳贵安)企事业单位暨国聘行动专场招聘会在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举行。

人才纷至沓来,城市加速发展,产业越做越大。2024年贵安新区用电总量首次突破30亿千瓦时大关,达到37.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94%,全省增速第一。贵安新区直管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402.7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1%。

年轻的黔中新城,正以激活人才创新的澎湃动能,书写着“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全链聚才强发展引擎 精准赋能促全域共兴

就业推荐、简历优化、面试技巧辅导、职业规划咨询……日前,在贵阳国际人才城举行的“才聚高新”春季综合专场招聘会上,贵阳高新区联合职业导师现场为求职者提供各项求职服务,并生成“岗位适配报告”,定向推荐匹配企业,极大提高了求职者的应聘效率。

位于高新区的贵阳国际人才城。

贵阳高新区举办招聘会仅是开展人才服务的一个方面。一直以来,全区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推动人才大汇聚。贵阳高新区瞄准求职旺季,精心策划“人才月”系列活动。全区创新采取省市驻外办事处+大型人力机构+优企+名校“四级联动”方式,搭建省外-省内回流、回引通道,将引才触角进一步延伸,引进926名省外高校毕业生。前移引才端口,联动大厂大企开展在校大学生暑期开放周活动,组织学子走进高新、了解高新,提升留企意愿。通过搭建高端人才招引平台引入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为园区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罗超,就是贵阳高新区引入的高层次人才之一。进站后,罗超参与了《城镇排水系统存量管网修复改造全过程数字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这里有很多惠及博士后的高层次人才政策措施,大到安家费、人才绿卡,小至生活补助、薪酬补助、人才公寓等,非常贴心周到。”罗超说,在各项人才政策和工作站的支持下,他已成功申请了12项发明专利,其中2项已经授权,获得1项软件著作权,发表1篇SCI论文。

罗超的案例,是贵阳高新区对人才培育的一个缩影。借助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实践基地优势,贵阳高新区推行“高校+企业”双导师培育制度,依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职称晋级等专题培训,推动黎阳生态圈两家重点企业与南昌航空大学开展技术交流,促成3家企业与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职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开展技能人才订单培养,全年新培养市级以上专家8名、大数据研究生45名,培训各类人才1.3万人次。

上海交通大学、省大数据局与贵阳高新区顺利续签《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贵州招生点及“清华大学贵阳创领工博之家”落户辖区,基地研究生参与企业项目(课题),开展产学研“面对面”技术交流会,推动人才培养在产业一线、研发前线。

贵阳高新区“才聚高新”春季综合专场招聘会举行现场。贵阳高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轩禹/摄

为进一步拓展人才干事创业路径,贵阳高新区制定出台《贵阳国家高新区区管专家选拔管理办法(试行)》,鼓励专家为政企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攻关、项目合作等服务。引导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积极建设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大力打造一批“政产学研用”创新创业共同体。据统计,2024年全区共推动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27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19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2亿元,新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0个,新增授权专利1356件。

未来,贵阳高新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全区“高”和“新”的定位,竭力打造全省的人才高地,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市场活水培育人才沃土 改革创新释放强劲动能

3月31日,“贵港姊妹校”缔结签约仪式在观山湖中学至善校区举行,观山湖区5所中小学与香港地区学校“牵手”,结下“姊妹情”。

观山湖中学由贵阳观山湖人才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学校按照“政府主导、机制创新、委托管理、公益办学”原则,市场化引进北京、贵州两地教育专家组建顾问团队,以年薪制吸引267名骨干教师,建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考核机制。2024年,该校教学成绩跃升,并获奖150余项,其中科技一等奖获奖人数和获奖总数分列全市第一位、第二位。其快速成长背后,是观山湖区以市场化思维破题人才工作的生动缩影。

观山湖区青年夜校。

近年来,观山湖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紧扣“引育用留”四大工程,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2024年全区新增常住人口3.55万人,总量突破74万人;新增各类人才1.42万人,总量达18万人。

传统的人才工作常常会受限于行政化思维。2023年4月,该区成立贵州省首家国有人才公司——贵阳观山湖人才发展有限公司,创新探索“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新路径,激活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

贵阳观山湖人才发展有限公司聚焦人才引进、人才发展、人才服务三大功能,围绕高端人才引进、人才教育培养、人才科创服务、人才公共服务、人才安居生活服务、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六大业务板块,创新推进人才工作功能性改革。探索构建“人才+服务+资本+产业”运作机制,提高人才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系统深化人才工作制度性改革。

这种市场化思维延伸至教育服务领域,人才公司与辖区房企合作,在新建小区嵌入晚托、教育一体化服务,旨在稳定区域租房价格,促进新房销售。学前教育集团化改革中,搭建“1个总园+N个分园”架构,通过构建多元合作机制,推动幼教人才职业通道延长3年以上。

走进“黔·起点”青年人才公寓,679套房间入住率达95.2%,服务1600余人次,837名青年在此陆续安居。

“以公寓为载体,着力打造青年人才活动阵地,面向未来培育储备一批青年人才。”“黔·起点”青年人才公寓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构建具有观山湖区特色的人才微生态,包括生活微社区、人才微市场、发展微空间三大板块。人才公司相继孵化了“青年夜校”“博士观山行”“人才下午茶”等人才活动子品牌,共开展活动280余期,覆盖6000余人次,培训各类人才11200余人次,提供人才咨询服务2800余人次。观山湖区公共就业服务小站精准开展政策宣传、岗位推荐、就业指导、面试训练等,在“家门口”提供就业服务达700余人次。

资本活水为生态注入动能。人才公司自筹50万元设立“人才发展基金”,联动市场资本拓展资金池至1000万元,储备项目70个。其中,海归团队的精酿啤酒项目在基金支持下完成工艺升级,年产值突破千万元。

2024年12月,观山湖区赴深圳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并与两家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柔性引进7名专家顾问。这场跨越山海的“揽才行动”,依托的是人才公司构建的立体化网络——与20余所高校建立校企合作,赴厦门大学等名校专项招聘;观山智库汇聚700余名专家,其中博士400余名,形成高端智力“资源池”。

制造业领域,“人才+项目”协作机制成效显现。2024年,公司服务区内重点企业54家,举办省内外专场招聘会,助力3500余名毕业生留筑就业。与深圳市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共建人才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乡情亲情”引才网络,成功招引两名在深的黔籍企业家回乡投资展业。

改革“小切口”,激活发展“大棋局”。数据显示,2024年,人才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00%;通过开通人才服务专线、“观人才”小程序,畅通线上线下服务路径,共服务2500余人次;40余个创业项目中,智能家居、智能搜救机器人等项目已证实其可行性,可反哺区域产业升级。

“我们要让人才价值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观山湖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人才公司正谋划人才产业化发展、品牌矩阵扩展等新领域改革。在这片热土上,一场以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正书写人才高地崛起新篇章。


■ 记者手记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人

潘朝选

贵阳贵安各地的发展实践生动表明,人才不仅是第一资源,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以贵安新区为例,当各地还在比拼政策优惠时,贵安新区通过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人才服务体系,让“人才生态圈”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从“安巢”系列公寓的拎包入住到“青年社区”的零成本安居,从百万级产业奖励到村集体创收激励,贵安新区人才新政既见“真金白银”的温度,更具“因地制宜”的准度和“不拘一格”的广度。这些举措绝非简单的物质给予,而是以“城市合伙人”的姿态,将人才需求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创新密码。当云上鲲鹏的年轻工程师在共享空间碰撞思维火花,当长江汽车的技术骨干搭乘S1线穿梭于产城之间,青年人才与城市已相融相长。

更可贵的是,贵安新区将人才战略升级为系统工程,产业链与人才链的双向奔赴,让大数据、高端制造等产业释放磁吸效应。“服务专员+人才通小程序”的贴心周到,把政务服务转化为精准对接的温暖触达。干部队伍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作为”的转型,让制度真正转化为被人才感知的获得感。

最好的营商环境不是写在文件里的承诺,而是刻在人才心上的归属感。贵阳贵安正以青春之名,书写着“人才与城市共成长”的答卷——这里既有星辰大海的产业蓝图,更有触手可及的温度与未来。人才活水奔涌处,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自然呈现。

记者 潘朝选 李雯文 蔡婕/文 石照昌/图

相关文章:

“未来之城”雄安新区蹲点观察:多措并举打造开放新高地04-04

人才全链赋能 发展活力澎湃!贵阳贵安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04-04

【天眼问政·帮你问】清明祭祀要注意啥?贵阳多措并举保障清明节绿色平安祭扫04-03

长春市总工会发布2025年服务职工实事项目04-03

福建首家孤独症青年手作饺子茶咖空间开业04-03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再出新举措 江苏向61家重点民企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04-03

创意视频:小灵通漫游“未来之城”04-02

雄安新区:未来之城的生长密码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