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县河坝村以“党建+非遗”,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9:16:00    

在麻江县住建局的帮助和指导下,河坝村2013年入选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1年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享有“山水田园·瑶韵河坝”的美誉。为做好传统村落的建设,河坝村以党建引领为保障、以非遗文化为核心、以生态资源为依托,探索出了一条民族村寨保护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加强党建引领,创新非遗发展模式。河坝村以“党建+非遗”模式,通过支部联建,联合多个村党支部在河坝村枫香印染博物馆联建“锦绣计划·指尖课堂”,开设枫香印染特色课程,打造村级带富非遗工坊,培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1名,带动600余名绣娘签订订单协议,实现“留守妇女”向“名牌绣娘”的转变。

加强校企合作,助推非遗融入市场。积极与南京农业大学、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组建文创绣品设计团队,通过现场铺货展销、网络直播带货、开设非遗文创连锁门店等多种方式,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并设计“田园乡村·瑶韵河坝”商标,进行大力推广,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截至目前,已开发枫香印染和刺绣产品200余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024年销售额超过320万元。

加强资源优化,打造研学旅游基地。一是依托丰富的非遗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化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旅游业态。通过提质升级,将非遗基地打造成研学旅游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二是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发展项目、坝区农业示范项目等落地实施,带动了广大绣娘和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三是通过举办民族节庆活动和赛事,推出瑶族枫香印染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实现了农文旅有机融合发展。2024年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带动4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加强创新治理,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是建立“寨管委”自治机制,推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模式,完善村规民约管理机制。二是组建党员先锋队、村民议事会,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规范村规民约15份,调解矛盾纠纷50余起;三是实施村级积分制管理,推动移风易俗,形成了“集体商议、出资出力、共建家园”的制度,群众对村级事务参与率达95%以上,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联络员杨兴平

编辑吴兴东

二审杨家群

三审龙见琪

相关文章:

驻村干部绘就小谢庄振兴新图景04-18

麻江县河坝村以“党建+非遗”,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04-18

德技并修让学生“好瓷胜玉”04-15

厦门社会治理学院昨正式揭牌!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教学基地同期落地厦门04-12

“党建引领 文化支撑”呼伦贝尔大草原品牌推介会在京举办04-09

繁星|古村落漫游记——邂逅一场如期而至的杏花雨04-08

从网格治理到“多格合一”,让城市治理既能“看得见”更能“管得透”04-07

央视《田野欢歌》走进洲际梦幻岛录制精彩非遗盛宴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