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等红绿灯要排行四五百米,现在排行距离缩减了将近一半。”4月2日,市民李先生开车路过佳灵路与中环路交叉口时,发现路口地面的标识标线进行了重新规划,让驾驶体验大幅上升。
据了解,佳灵路是连接成都城区与双流区、新津区的一条主要通道,在佳灵路与中环路交叉口处,常因早晚高峰车流量大呈现出潮汐式的拥堵特点,为此,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对该路口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微改造”,使得路口蓄车能力增强,一个红绿灯周期的车辆通过数量增加。
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处优化科民警陈峥峥告诉记者:“改造后,路口拥堵指数较此前下降了约49%,尤其是高峰期时,佳灵路进城方向的车辆平均行驶速度增加了100%。”

机非隔离带
四项微改造
路口拥堵减半、行车速度翻倍
据悉,佳灵路作为一条连接成都市区与双流区、新津区的主要通道,早晚高峰时期进出城两个方向分别呈现出潮汐式的拥堵特点,当佳灵路与同样车流量大的中环路汇合时,路口各方向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拥堵情况。
为此,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根据路口实际情况,近期对路口进行了改造,秩序处优化科民警陈峥峥向记者介绍,路口改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四个方向的停止线向中心前移,‘收紧’路口以增加蓄车能力,让一个红绿灯周期能放行更多车辆;二是增设左转专用道,减少左转排行对直行车辆的干扰;三是取消部分公交专用道,让社会车辆能多一条车道通行;四是划定机非隔离带,减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

标识标线向路口中心前移约10米
改造后,路口拥堵情况大为缓解,通行效率大幅提高,“相较此前,路口的拥堵指数下降了49%,尤其是佳灵路进城方向,高峰期的平均行车速度提升了100%,路口排行距离也大幅缩短。”徐峥峥说。
记者实探:
“通过时间缩短约两分钟”
4月2日,记者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路口处原有的标志标线都已被清除,四个方向的斑马线、汽车停止线均向路口中心平移了约10米。“路口‘收紧’后,汽车通过路口的时间变短,同时停止线前移也能让每条车道平均多容纳2辆汽车等候红绿灯,进一步缩减汽车在路口的滞留时间。”徐峥峥告诉记者。
市民李先生经常开车从佳灵路进城上班,今天他最大的感觉就是比以往快了很多,“以往路口排队能达到四五百米,而现在差不多短了一半。”李先生告诉记者,“通过时间缩短了两分钟左右,让我们的驾驶体验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在佳灵路进城方向、中环路由东向西方向还增设一条左转车道,使得两个方向的左转车辆排行距离大幅缩短。“这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在不影响通行的情况下通过压缩车道宽度‘挤’出来的一条车道,让左转车辆能够有两条车道通行,提高了左转效率。”徐峥峥介绍道。

路口增设的左转车道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为了提高路口处的社会车辆通行效率,取消了部分公交专用道;为了减少非机动车、行人对机动车的干扰,现场还专门设置了机非隔离带,确保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
红星新闻记者 闫晓峰 摄影报道
编辑 成序

相关文章:
小米SU7车祸背后 引发智驾安全“风暴”04-04
剐蹭后私了被拒,男子竟驾车撞倒对方碾压致死后逃逸!当地警方通报04-02
聚焦|过度依赖智驾成“原罪”?小米SU7高速事故细节引发热议04-02
一起来治堵|“收紧”路口增加蓄车能力,这个交叉路口拥堵减半、行车速度翻倍04-02
和讯投顾谭娇娇:核聚变只是烟雾弹,四月主线开始萌芽04-01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致3死,小米公布初步调查情况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