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6日,鲟鲵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正在罐装鱼子酱。 河北日报记者 王木者摄
太行山里出产的鱼子酱,你见过吗?
4月6日,在位于邯郸市涉县常乐村的鲟鲵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记者大开眼界。“这个池子里住的是‘老员工’达氏鳇,旁边池子里住的是‘销冠’西杂鲟……我们公司主营的高端产品——鱼子酱,就来自这些鲟形目鱼类。”公司总经理王建峰兴致勃勃地介绍。
涉县地处太行山区,不临海、不靠湖,鱼子酱咋成了“新特产”?
“这都得益于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王建峰揭秘道,鲟形目鱼类对环境非常敏感,适宜生长的水温在9摄氏度至21摄氏度之间。涉县拥有丰富的山地冷泉资源,水温常年低于20摄氏度,是天然的冷水鱼养殖宝地,非常适合鲟形目鱼类的生长。
“鲟鱼是洄游产卵鱼类,池塘里咋能养殖?”记者好奇地问。
“这就得靠技术创新了。”王建峰蹲在养殖池边细细讲解,“你看,为创造类似自然状态下的产卵环境,我们采用了水泥池微流水养殖方式,并通过种植鸢尾、水芹菜等水生植物治理池塘尾水,形成微循环系统,可以有效提升鲟鱼的产卵量。”
鱼子酱与鹅肝、松露并称世界三大珍馐。正在投喂鲟鱼的公司经理李宽江告诉记者,鲟鱼生长的时间越长,其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得就越多,鱼子酱的品质也就越好。
“目前,我们养殖的鲟鱼单条体重在2公斤至200公斤之间,其中不乏体长近4米的‘大家伙’。为保证品质,我们用来提取鱼子酱的鲟鱼,生长周期都在8年以上。”李宽江说。

4月6日,鲟鲵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加工鲟鱼。河北日报记者 王木者摄
鱼子酱想要卖出好价格,“锁鲜”至关重要。为最大限度保证口感,工人们要在15分钟内完成取卵、搓卵、筛检、盐渍等16道工序,并将处理后的鲟鱼子装进罐里压实密封。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发酵,鲜美的鱼子酱才能端上餐桌。
“鱼子酱被誉为‘黑色黄金’,在市场上一般按克出售,折合1公斤能卖1万多元。”李宽江说,去年公司各类冷水鱼制品销售收入达3500万元,其中仅鱼子酱销售额就有1200余万元。
除了鱼子酱,鲟鱼还能延伸出哪些产品?
“产业要做强,链条得延长。”李宽江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积极打造鲟鱼深加工产业链,建设了鲟鲵冷水鱼研发及生产基地,除出售鲟鱼肉、鱼子酱等原始产品外,还研发出鲟鱼骨粉、鲟鱼油、鲟鱼肉胶原蛋白肽粉等延链产品。为把整条鲟鱼“吃干榨净”,公司还注册了“鲟彩”化妆品商标,研发出鱼子酱面膜、鱼子酱护肤水、鱼子酱精华水、鱼子酱精华液等产品。
为推动全县冷水鱼养殖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9月,鲟鲵科技牵头组建了涉县冷水鱼养殖协会,吸纳全县29家企业和个体养殖户入会。“大家抱团发展,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王建峰高兴地说。
充分发挥太行山生态优势,做大做强冷水鱼养殖、深加工产业,近年来,涉县制定了现代化鲟鱼生态园区规划,加快形成全产业链条。目前,全县鲟鱼、三文鱼等冷水鱼年产量达4000吨,年产值2亿多元。(河北日报记者 刘冰洋 刘剑英)
编辑:帆帆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河北迁西:公益义诊进社区 健康服务零距离04-13
海浪蓝色警报发布!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近岸海域海况较差04-11
太行“新特产” 涉县鱼子酱04-09
又到飞絮季!2025杨柳絮盛飞预警地图来了 六字口诀全方位防护04-09
创意视频丨带你“穿越”红旗渠04-06